一间教室,一位老师,两名学生。这是辽宁省光明学校(辽宁省孤儿学校)小学部老师石平的日常。“我教的是辅弱班,相当于专门为学习困难的孩子补课的班。”石平说,自己的每一堂课都是“量身定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用‘爱的教育’为孤儿成长助力。”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伟说。这份爱,首先是因材施教,用适合孤儿的教育,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每个孤儿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他们个体差异大、层次多,有的学习能力低,有的很聪明但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因为遭遇变故导致情绪低落、学习动力不足……对于这群特殊的孩子,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效性不高。
近年来,学校在坚持教学内容、升学考试等方面与社会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初步构建适合孤儿成人成才的多元发展培养课程体系。立足学生差异,实施培优辅弱补偏措施,在小学低年级成立辅弱专班,在小学高年级建立目标生导师制,加大艺术特长生培养力度,制定学生兴趣特长一体化方案;组建篮球队、美术班、书法班、摄影班、舞蹈队等特长班队,鼓励多元发展;开展职业认知教育和职业体验活动,确立学生向普通高中、特长、中职方向发展的“三型”培养模式。
“我们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性化分析,做到‘一生一案’,别耽误他,也别放弃他。”李伟说。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理解他们的苦衷、体谅他们的难处,要用爱去温暖、关怀他们。多激励、多表扬,同时降低门槛、激发兴趣。”石平为每个孩子建立了学习档案,这些档案是她有针对性备课的参考,也是孩子们成长的记录。“你看这个孩子,刚开始只会画竖条做计算题,现在已经会100以内的竖式加减法了。”石平一边翻阅档案,一边讲述着孩子们的进步。
爱的教育,让这些孤儿树立自信,拥有更强大的内心,能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一个孩子患有严重的脊椎炎,脊柱弯曲,只能低头走路。学校邀请专家会诊,并带孩子到北京手术治疗,让孩子的腰板直了起来。曾经腼腆内向的孩子打开了心扉,也找回了对生活的自信。
一个女孩幼时面部有伤疤,等到适宜做手术的时机,学校带着孩子去医院恢复了容貌,孩子的脸上出现了灿烂的笑容。
学校还通过课程、活动等加强对孩子德育和心理的培养,并对孩子成长过程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潜在问题及时纠偏。
定期带孩子去超市、逛街、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到森林动物园研学、到田间进行农耕劳作体验……学校多方面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老师们用更为细腻、更为丰富的爱来弥补这些孩子曾经缺失的爱,形成了一种“亲情型师生关系”。
班上新来的楠楠(化名)难以适应集体生活,不说话也不合群,生气时甚至会把整排的桌子推倒。班主任周降珠给他一个深深的拥抱,告诉他,“老师要和你成为朋友”。
在静待花开的日子,周降珠有空儿就陪孩子聊天;给孩子买练习册、辅导书;细心观察孩子需要,第一时间提供帮助……“你坚持关心他,他一定会有改变,尽管过程可能会很慢长,甚至出现反复。”当了11年班主任的周降珠深有感触。慢慢地,孩子眼中的怀疑变成了信任、依赖,也开始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
每到节日,英语教师张秀芳都会收到来自同一个孩子的独特祝福微信,有时别人甚至无法读懂。这是她带过的一个患有脑积水的特殊孩子,生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很差。“每次班级出去活动,我都拉着他的手、帮他拿衣服,生怕一转眼他就走丢了。”三年中,张秀芳用心倾听着他的悲喜,给他在舞台上展现光芒的机会,带领班级的同学一起关爱、照顾他。
如今,这个孩子已毕业六年,在一家饭店工作,也算自食其力。
“张妈妈,我涨工资了,我好好干活,你也好好干活,多获荣誉!”张秀芳获评优秀教师后,再次收到孩子的祝福微信。
“张妈,我在准备考研。”
“芳姐,我正在准备入党材料”……
一个个已经毕业的孩子总是第一时间把好消息与心底最重要的那个人来分享。看到孩子们的信息,张秀芳感到由衷欣慰,“我带的这届孩子也马上就中考了,既期待,又不舍”。学生一届又一届,始终不变的是她对孩子们的爱和陪伴。
“我们就像是小船,孤儿学校是帆、是温馨的港湾。”一位2017级毕业生如是说。
孤儿学校让缺失家庭温暖的孩子重获亲情,受到良好教育。近年来,学校95%的初中毕业生考上了高中、艺术院校或中等职业学校,98%的高中毕业生考上了大学,培养了近千名大学生。
“没有学校,我不能走到今天,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生活条件。”1988届毕业生孙玉忠至今还记得老师们的名字和当年在学校生活的点滴。这些年,他带着这份爱参加了各类公益活动,并获得感动沈阳人物、沈阳市身边好人、沈阳市学雷锋先进个人等荣誉。
把爱装进孤儿的心里,有爱就有光,他们就会走向更美好的远方。
(辽宁日报 记者 关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