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善于在无人区、交叉点静心‘种好自己的树’,而不是光摘‘别人树上剩下的果子’……”今天下午举行的上海代表团全团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金力的发言得到不少代表认同。
如何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人才,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强化基础研究和创新策源?讨论中,大家进一步聚焦报告中提及的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展开热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合力造就“大师”,抚平“掐尖”焦虑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大众化进入到普及化阶段。代表们认为,中国不缺“高层次人才”,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
在金力看来,当前应发挥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全周期、全方位、个性化支持引导人才发展,让资源跟着人才走,让人才引得进、长得快、干得好。同时,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改革,一方面让“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保证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负责制落地见效;另一方面,要探索超常规、长链条、开放的未来顶尖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融合起来,合力造就“大师”而不是增加“掐尖”焦虑。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认为,一个国家能否称得上教育强国,关键要看自主培养的人才能否支撑国家参与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当前,世界科技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塔尖”上的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在守牢教育公平底线基础上,关注两端:一端是对具有某学科超常潜质学生的培养,为他们开辟和畅通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培养的“绿色通道”,满足科技创新所急所需;另一端是要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体制机制改革,让研究生站在创新最前沿,加快培养“高精尖缺”人才。
创新生态打造学科方阵,设立“小而美”专科性学校
代表们认为,面对未来竞争,符合国家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应该是具备国际视野、身心健康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用好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文教融合、体教融合等“催化剂”,推出更加科学的设计、更加灵活的机制,以创新生态引领创新驱动。
金力提出,就基础研究而言,需要的是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组织,以及长期稳定的支持:既要有“从1看到0”的慧眼雄心,敢于立足科学的无尽前沿;也有“从0看到10”的远见卓识,善于把科技前沿与重大需求结合起来,善于从应用攻关中溯源真正科学问题,设立一批长周期项目,支持有潜力的科研人员挑战长周期、高风险、颠覆性研究工作。
从生态上来说,要营造引领、原创、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科方阵。通过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进一步深化全链协同,设立校企联合实验室、打通人才旋转门、成立科创母基金,实现难题共答、平台共建、资源共聚、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引导各类要素聚力高风险创新,各方共同探索尊重创造、崇尚原创、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
梅兵提出,在教育系统要形成“草木繁茂、百花齐放”的景象。各级各类学校应定位清晰、各司其职,避免学生培养同质化。以高等教育为例,全球城市除了有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还有许多位居世界前列的小规模专科性学校。“‘小而美’的专科学校同样能黏住一批顶尖人才,培养一批顶尖人才。”
基础研究作为“元实力”,范式变革促就科技革命
过去五年,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代表们认为,这显示出共识: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要把基础研究作为基石;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基础研究作为“源动力”“元实力”。
金力说,服务现代化国家建设,就要把基础研究作为核心任务、做到世界顶尖,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就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微观改革,充分激发活力创造力。当前正处在科研范式变革重要时期,必须以超前眼光加强超前部署,以范式变革促就科技革命。“在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征程上打头阵、当尖兵,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提供高效有力支撑。”
以复旦大学为例,目前正聚焦AI for Science范式和“开放科学”转型,推进工具软件迭代、方法算法革新、模型标准建构和高端仪器装备研制等基础性研究,建设大科学装置、大数据平台、检测分析平台等基础性设施。金力建议建立上海AI for Science中心,承担特色模型开发、平台服务驱动、产业孵化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市乃至全国的原始创新竞争力和驱动力。
作者:单颖文
图片:张弛、袁婧摄,复旦大学提供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